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例会案例 | 《舞蹈风暴》有这样四把“金钥匙”

石平 广电时评 2020-01-28

“创新,体现在节目寻找到新的资源,采用新的表达方式;创优,体现在节目制作上回归艺术的创作规律,传递真善美。”在11月22日的总局例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评价《舞蹈风暴》是一次文艺节目创新创优的有力实践。


现场,湖南卫视《舞蹈风暴》制片人洪啸从节目创作研发中的“四把金钥匙”出发,分享了节目主体内容、呈现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制作经验。会后,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对洪啸进行了专访。



 微访谈 


访谈对象:湖南卫视《舞蹈风暴》制片人 洪啸


洪啸


《广电时评》:从《歌手》到《舞蹈风暴》,这两档节目有哪些共通之处?


洪啸:的确,唱歌和舞蹈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是团队在策划之初首先思考的问题,其实舞者与其他创作者相同,歌手将心绪藏于词曲之中,而舞者藏于肢体之间,二者对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从《歌手》到《舞蹈风暴》,我们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艺术之美。

 

《广电时评》:在制作这档节目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洪啸:《舞蹈风暴》作为一档素人节目,遇到的最大困难当然是选角。为了让最顶级的舞者汇聚一堂,我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舞蹈行业调研和为时一年的选手找寻与面试。


《广电时评》:节目的一大亮点是“风暴时刻”,为什么将这一设置作为评判舞蹈好坏的标准之一?

 

洪啸:“风暴时刻”既是对舞蹈技术的极致展现,又是对作品精神内核的具象化呈现,能全面检验舞者的功力和舞蹈理念,让评委能聚焦细节,让不同舞种有了统一的欣赏维度和评价维度。


《广电时评》:目前来看,《舞蹈风暴》还有哪些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

 

洪啸: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艺术创造要达到最高境界: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其中,自然之美,比如舞蹈的肢体之美、动作之美、力量之美,我们已经借助舞蹈作品和“风暴时刻”进行极致展现了;而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认为还应在舞蹈的故事表达上多下功夫。


目前我们前两个赛段的舞蹈时长较短,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承载好故事具有一定难度。随着赛程推进,我们会放宽舞蹈的时长,让舞者有空间在舞蹈中完成更饱满的叙事。


另外,在作品题材把控上,我们接下来要更致力于讲述让大众有通感的故事,用舞蹈反映大众的社会生活,甚至用舞蹈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时刻。

洪啸发言内容


寻找舞蹈节目创新“金钥匙”,打造主流综艺精品


《舞蹈风暴》是湖南卫视在今年四季度推出的一档原创舞蹈电视竞技节目,节目从国内外顶级学府、院团和专业工作室中甄选专业舞者,通过舞者的舞蹈表演与“风暴见证官”的点评让观众看到了舞蹈的魅力所在。播出至今,《舞蹈风暴》已七次蝉联同时段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冠军,在芒果TV等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5亿次,并获得8.9的豆瓣评分。


我们团队之前连续七年制作的节目是《我是歌手》和《歌手》,突然要制作一档专业的舞蹈节目,首先思考的是:唱歌和舞蹈之间有没有共通之处?其实二者对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从《歌手》到《舞蹈风暴》,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艺术之美。那么《舞蹈风暴》讲述的是怎样的中国故事?这是一个顶级青年舞者为梦想奋战、完成自我实现的榜样故事;这是一个“舞者”和“电视人”共同发掘艺术审美新方式的探索故事;这是一个囊括对抗与融合、倡导接纳和共荣、汇聚舞蹈界头部力量,携手推广舞蹈的行业励志故事。


《舞蹈风暴》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湖南卫视这一平台拓宽观众对舞蹈的审美,激发年轻人的舞蹈创作热情,用丰富的舞蹈表演形式,传播更多积极向上的内容。《舞蹈风暴》怎样才能让节目内容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历时一年半的筹划与准备,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制作团队通过“四把钥匙”,为观众打开了欣赏舞蹈艺术宝藏的大门。



第一把钥匙:“风暴时刻”,打破舞蹈与观众的审美壁垒

舞蹈作为一种舞台抽象艺术,因其较高的欣赏门槛往往需要观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知力与共情力。“要以怎样的呈现方式获得普通观众喜爱”是制作团队首先思考的问题。


感受舞蹈魅力,首先要看得清、看得懂。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演播室设置了128台高清摄影机,对舞蹈表演进行360度全景式展现,借助新技术为观众创造新的视听体验。通过这一过程,舞者表演时的最美瞬间——“风暴时刻”便成为团队帮助观众了解舞蹈之美的“第一把钥匙”,这也是节目的模式眼。



对于舞者而言,“风暴时刻”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帮助舞者的作品内核具象化的手段,是最能体现舞蹈理念的标志瞬间,也是烙有其独家印记的“舞者名片”。“风暴时刻”所做的,就是帮助舞者留住最炽烈、最深邃、最值得的瞬间。节目播出后,舞者李响的凌空一字马、朱凤伟的“脱离地心引力”、HiZam充满奇趣想象力的群舞编排等,都因为“风暴时刻”的定格,被网友大量转发热议。



对于“风暴见证官”而言,“风暴时刻”是对作品分析与点评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不同舞种的重要维度之一,“风暴时刻”能显现任何细微的瑕疵,让评委点评更加聚焦;对于观众而言,“风暴时刻”能让他们看到从未看过的细节,不会因为0.1秒的恍惚而错过那一刻舞者最想表达的内容,更能看清舞蹈这门艺术创造出来的震撼之美。


节目播出后,“风暴时刻”引发了众多主流媒体和业内人士的肯定,但对于“风暴时刻”究竟是放大了完美瞬间,还是打断了舞蹈本身“流动的艺术精髓”这一问题,我们也秉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越多人讨论,就会有越多人关注舞蹈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节目的制作初衷。


第二把钥匙:“专业选手”,让舞蹈节目创作大有可为

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为有理想、有追求、想创作、肯奋斗的年轻人打造一个全新的舞台,将深耕专业的他们,作为舞蹈创作的榜样推向社会,所以湖南卫视制作了这档汇聚众多优秀青年舞者参与的节目。



节目制作过程中,“找选手”是节目的重要一环。《舞蹈风暴》制作团队花费半年时间调研了中国舞蹈行业的发展现况,并用一年时间从近6000组不同风格的舞者中面试出50组最具代表性的高手。比如担任春晚领舞而且拿遍“桃李杯”等国内金奖的舞者李响、刘迦,为杨丽萍、张艺谋及众多著名舞剧导演所青睐的舞蹈演员朱凤伟、胡沈员、李宇和胡婕等,以及在国际斩获专业大奖的辽宁芭蕾舞团首席舞者敖定雯与王占峰等。


严格来说,这些选手在各自领域并不是“素人”,而是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行业翘楚。制作团队为了邀请他们参与节目,花费了不少心血与努力。其中,为了说服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一流院团向节目推荐新晋优秀舞者,为了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专业学府找到真正有潜力的资源,两位节目导演久居北京,并上门拜访。



在打动了部分核心选手后,制作团队召集16组舞者,参与《舞蹈风暴》样片《我心舞动》的录制。“样片制作与试播”给了频道制作舞蹈节目更多信心,并在舞蹈业内建立了口碑。通过参与录制的舞者们口口相传,其他舞者和机构开始留意并相信,节目组是真正在下功夫做好舞蹈题材。随着其他专业舞者的主动参与,节目进一步提高了选手的后续质量。


专业舞者选手增多之后,节目要如何筛选合适的舞者参加表演?我们坚持“用最朴实的眼光寻找宝藏”。导演在每次面试舞者时,不带专业资深的舞蹈老师,而是征集若干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观众,共同完整参与面试过程。这一方式提前摸查了观众视角与喜好,保证节目一定程度上不会做成一档专业性极强的舞蹈比赛。



然而,对于节目来说,这些舞者身上最可贵的并不是已有的光环,而是对舞蹈的热爱和理想的坚守。节目打开舞蹈艺术大门的“第二把钥匙”便是通过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舞者讲好青春奋斗故事——他们代表着中国新生的舞蹈力量,更是这个时代拥有闪光品质的青年榜样。


第三把钥匙:“风暴伙伴”,陪伴青年舞者共同成长

七年的《我是歌手》和《歌手》制作经历为团队带来了骄傲,也培养了一致的节目制作原则:价值观、品质感与人情味。《舞蹈风暴》制作期间,我们首先确认了需要每个参与者充分认可的价值观,即:真实、尊重、团结,理解度、多样性、包容感。通过这6个词,架构出如今节目的气场与品相。



首先,《舞蹈风暴》放弃传统主持人角色,设置主持人何炅担任“风暴伙伴”。“风暴伙伴”不仅要对舞蹈抱有长久的好奇心、发现舞者们独特的才能个性、欣赏他们的努力付出、发自内心钦佩他们的能力与修养、理解舞者们的敏感脆弱,还要时时安慰、支持、陪伴,投入分享每一段舞蹈旅程。


节目中,何炅常常为舞者们的表演落泪;而在镜头之外,何炅也事无巨细地为舞者关心。在制作阶段,何炅了解大部分选手没有电视节目录制的经验后,他提前很久来到演播厅,与选手们聊天,缓解他们陌生紧张的情绪;录制间隙,何炅也经常帮排练完的舞者们找袜子、拎保暖鞋、接热水……从参考服装建议到为作品出谋划策,“风暴伙伴”何炅毫无保留的投入逐渐带领舞者们营造了节目内外的真实和鼓舞人心的向心力。这也是《舞蹈风暴》情绪价值的核心所在。



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台上、台下时常发生着动人的故事。观众既能看到舞者表演结束后,其他舞者的自发集结迎接;同为师徒关系的舞者和舞团,台上不遗余力,台下惺惺相惜;年轻舞者倾吐了多年来对父母的感恩,也让观众感概,在中国倾注心血支持孩子跳舞,不是对“教育投资”回报的期待,而是源于义无反顾的爱……


正是这些蕴含温度与深度的故事,让身为制作者的我们相信,伫立在舞台中央的是艺术,但成就艺术的,往往是这些平凡纯粹的心和欣欣向荣的氛围。


第四把钥匙:“舞蹈作品”,用舞蹈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舞蹈的核心展现在于舞蹈作品。确定节目的调性后,我们又对舞蹈作品的阐释产生新的担忧:过于专业的舞蹈技能展现可能曲高和寡,过分融入情感渲染又会陈旧俗套,节目要如何保证品质感与人情味并存?


经过深思熟虑,团队找到了“第四把钥匙”,即给舞蹈作品装载情感,让观众看到绚烂技巧和婀娜身姿外实实在在的人,以及那些有血有肉、有爱恨、有追求、也有内心冲突和挣扎人性的故事。


如此一来,《舞蹈风暴》虽专业但不高冷,并形成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核心竞争力。


音乐选曲方面,《舞蹈风暴》采用创新融合的方式,让舞蹈有机会被“听懂”。如舞者张艺凡和傅弘奕用脍炙人口的《追光者》演绎芭蕾,表达学舞路上的追求与坚持;舞者胡婕用流行歌曲演绎现代舞,传达独立自强的女性精神……肢体语言或许晦涩,但有了通俗的音乐与歌词呼应,观众更容易进入当下特定的舞台情景中。



舞蹈主旨思想方面,《舞蹈风暴》提倡和鼓励舞者讲述老百姓感同身受的故事。例如,被舞者胡沈员演绎的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珍贵情感,及长大后对亲情的牵肠挂肚,是每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舞者敖定雯和王占峰通过一曲《九儿》跳出了中国土地上的爱情故事,为芭蕾赋予全新的生命力;舞者郝若琦第一阶段展示了花木兰的飒爽英姿和“巾帼不让须眉”……艺术虽然抽象,但艺术所表达的故事并不抽象,并能够让普通老百姓看得下去,产生共鸣。



此外,节目后期还将呈现更多意想不到的作品。如中国舞舞者常宏基与街舞舞团“风暴联盟”的跨界合作,讲述现代人穿越回原始世界的故事,阐释传递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等,制作团队希望通过不同舞者和不同舞蹈形式的融合,在保留每组舞者的个性的同时,将舞蹈进一步大众化。


四把“金钥匙”,也成功让《舞蹈风暴》这档节目破圈突围。截至目前,《舞蹈风暴》播出七期,微博话题#舞蹈风暴#的阅读量达17亿,讨论量950多万。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关心节目内容外,开始关注舞者们对舞蹈事业的坚守与热爱。


以“舞蹈”为题材,制作一档出色的电视节目很难;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完成电视语言的创新并收获肯定更是难上加难。《舞蹈风暴》获得的肯定,给团队未来的节目制作与创新打了一针强心剂,并让我们更加坚定:时代眷顾的永远是那些倾注心血、认真创作、因为热爱而一往无前的人。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 | 优秀报道须下“笨工夫”:两部作品主创详述新闻报道方法论

总局例会案例 | 从三个人的“朋友圈”,看《汉语桥》的初心与创新

总局例会案例 | 如何打动人、深传播?这三则新闻报道有扎实的“方法论”

总局例会案例 | 《国乐大典》上新国潮,助推国乐“燃”起来

总局例会案例 | 一封封“跨越时空的回信”,在历史与现实中真情对话

总局例会案例 | 这两期媒体人践行“四力”的节目,让人含泪看(听)完

总局例会案例 | 如何让主旋律闪亮动人

·End·

编辑 | 徐蕾 叶晨玮

>>影视作品“上妆”背后的创作故事

专访

>>现实主义剧集如何多“跨”几步

一线

>>一档可以0.5倍速的职场节目

丨节目

>>带你了解北京城的动物“邻居”

丨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